广西:技工教育让八桂青年出人头地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08 09:53
光明日报记者 周世兴 王金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姜杰峰 “以前我没有选择,但现在我主动选择未来。”广西贸易技师学院的学生陈永安信心满满。凭借出色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他于今年6月通过了一家车企的招聘,前往海外工厂。在广西,越来越多像陈永安这样的年轻人主动开启技能赛道。一技之长,工作无忧。技能型技能正在成为八桂青年实现卓越人生的重要途径。其背后是广西精耕细作的技工教育的大力支撑。 把教室搬到车间 L 石杰毕业于广西科技商务高级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他在初中时成绩很好。有了清晰的职业规划,他选择了技术岗位当他进入大学时。如今,他是上汽通用五菱涂装车间的一名高级技师,月收入1万元左右。技校的同学也大多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个体户企业家。 近年来,广西建立了自治区、市、县三级实体经济发展工作机制。将9853家重点企业纳入服务名单,精准映射就业和培训需求,确定70家链主龙头企业,要求各市重点对接2家人工智能企业、10家重点链企业、10家专业化中小企业,构建产业、教育、评价一体化的生态链实践。 “上汽通用五菱工厂中校”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把校园建在工厂里,把教室搬到车间,让专业扎根工业界链上,学校为汽车行业精准输送了4495名高技能人才,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无缝衔接”。 新增人工智能等前沿专业 今年秋季,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招生十分火爆,部分贵族的成绩已接近普通高中。火爆的背后,是产业升级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前三季度,广西不少岗位热度逆势上涨,技术人员、制造岗位稳居人才库前三名。 广西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主阵地作用,明确需要占在校学生一半以上的社会培训院校数量。实施差别化补贴政策,引导培训资源向人工智能等领域倾斜智慧、先进制造和新就业机会。今年前7个月,广西共资助技能培训14万人次。 就在近日,记者走进广西贸易技师学院的“未来车间”,看到工业机器人灵活舞动,3D打印机不停工作。宋成铎院长表示:“传统‘车夹磨’等老贵族规模逐渐减少,致力于人工智能、未来交通、低空经济等新领域的贵族招生比例达到35%。” 随着广西1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崛起,新能源电池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年轻人的职业选择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到2025年,广西33所技工院校增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前沿专业科技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新领域贵族数量大幅增加。 开辟新的海上通道 如今,越来越多的技术生走进西部和海域。渠道、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等重大项目现场,并成长为技术骨干或业务带头人。 “新八级工”制度的实施,打破了技能人才晋升的“天花板”,让技能价值凸显。 广西依托“一湾托十一国”区位优势,深入推进“技能筑梦”行动,启动第二批“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优质载体应用服务,举办专题座谈会,加强中国-东盟校企交流。今年以来,广西交通技师学院等机构陆续推出开设8个面向东盟的技能培训班,培训留学生300余人。 广西还开辟了“走出去”技术教育新通道。广西工业技师学院等3家院校入选“南南合作”技能项目,与东盟机构联合开发12套职业培训课程体系,制定7项职业专业标准,编写34套中英文教材,推动区域技能标准互通。广西科技商业高级技工学校等两所学校参与了老挝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等4个专业劳动标准建设,被评为老挝劳动标准制定优秀建设单位。 以技能培养人才的道路在八桂大地上正变得更加宽广、更加光明。当技能型人才代表在陈永安的带领下,他们满怀信心走向世界,他们的力量汇聚成磅礴动力,将中国制造推向中国制造,让技术教育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7日第10页)
服务热线
400-123-4567